新闻通知

磷化工团队在亚微米尺度锂电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2日    作者:谢于辉    浏览次数:

近日,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云南省磷化工节能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NCM)的亚微米级可控制备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Synthesis of submicron-sized LiNi0.5Co0.2Mn0.3O2cathode particles via reverse microemulsion method: Tailoring siz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lithium-ion battery”发表在化学工程领域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上(https://doi.org/10.1016/j.ces.2024.119965)。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2021纪硕士研究生刘先帅,通讯作者为谢于辉副教授和谢德龙教授,通讯单位为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NCM)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低温容量保持率等特性,然而NCM材料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和电化学等性能受到材料粒度的影响较大。传统方法主要聚焦于微米尺度的正极材料的合成与表面改性,对于亚微米尺度正极材料的研究较少。云南省磷化工节能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采用反向微乳液法,设计了一种不会因添加络合剂而发生破乳和沉淀的反向微乳液体系,并通过氨体积变量和水体积变量实现了对前驱体的调节,制备出了粒径分布窄、形貌不同的单颗粒NCM材料,实现了对NCM正极材料从180 nm到340 nm亚微米尺度范围的调控,探讨了亚微米尺度下NCM材料性能、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的差异。该方法为NCM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而微乳液的可控界面和稳定体系特征有望为NCM正极材料的表界面改性提供新的途径。

研究工作得到昆明理工大学“双一流”科技专项、云南省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以及云南省磷化工节能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磷化工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资助。